关注美好科技生活
分享实用技巧资讯

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活动确定了方向,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

中国经济运行良好,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 但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加大、内需有效不足等矛盾日益凸显。 下半年稳增长政策有待加强。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活动。

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宏观政策要保持活力更强。 加强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全面落实已决定的政策措施,尽早采取初步措施,一系列渐进性政策要及时启动。

不久前召开的党中央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改革作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动力,充分发挥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抓住许多成熟、触手可及的机遇,启动改革举措。 。 及时。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在审时度势时更加关注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政策基调更加积极,政策方向一致。实施改革。 尽快采取措施。 下一阶段预计将出台更强有力的增量政策。 需要采取更有力甚至意想不到的措施来稳定经济,更重要的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政策重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今年上半年比上年增长5%。 从增速看,一季度经济开局好于预期,但二季度增速放缓。 一季度GDP同比增速为5.3%,超出市场预期的去年四季度4.9%和5.2%。 第二季度增速放缓,同比增长4.7%。

年初制定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是“5%左右”。 上半年GDP比上年增长5%,下半年GDP权重较大,达到53.4%,所以仍需要保持5%的同比增速。 大约5%。 鉴于二季度经济增速放缓,且下半年基准线较二季度有所提高,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

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负面影响加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管理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依然较多世界格局中,新旧动力的转换将是艰难的。 这是发展、转型的问题;要强化风险意识和决断思维,主动应对,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唱响中国经济亮丽理论。

中央财政局分管日常工作的副局长韩文秀近日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保持良好复苏势头,高质量发展势头坚定” “重大经济增长正在步入正轨。” 宏观指标符合预期。 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企业资金困难,部分地方资金困难,以及日本经济复苏力度不够、地区、行业、企业差异等。 下一步要依靠政策和改革的力量,促进经济持续复苏,实现更加平衡、普惠、包容的发展。

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已触底。 经济内生复苏动力仍需增强。 需求的恢复和扩大仍然是经济持续复苏的关键。 。

会议强调,要以扩大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进一步转向惠及民生、促进消费。 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消费能力/意愿将服务消费作为消费拓展和精细化的重要抓手,支持文化旅游、养老、育儿、家务等消费。 要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扩大有效消费。 投资。

会议指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要大力推进先进科学技术自主自力更生,加强重大基础技术研究,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要为瞪羚、独角兽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有效支持。 要加强行业自律,防止“涉足”造成恶性竞争。 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不断强化。 例如,重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近期就获得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大规模装备更新和加强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措施》,将统筹安排约3000亿元超额补贴长期专项扶持资金。 国库基金将加大对“两新”项目的支持力度。

政治局会议提出,服务消费是消费扩大和升级的重要抓手。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所长朱克利表示,服务消费对于拉动第三产业极其重要,不仅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到创作。促进居民收入增加。 特别是文化旅游、养老、育幼等领域服务消费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正在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在接受第一财经分析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的重点是人。我们要更加注重造福人民生活。 并促进经济发展。 消耗。 消费从根本上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消费能力(收入)、消费意愿(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以及供给的适应性。 这些根本问题不解决,消费就很难大幅增长。

扩大消费需要推进改革、完善机制,不能单纯依靠刺激。 罗志恒认为,要通过完善税制、提高转让费、加快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比重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是。 在国民收入分配方面。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民工国有化进程,稳定农民工预期,提高农民工边际消费倾向。 便利旅游、文化、医疗卫生、养老、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加强标准建设和有效监管。

韩文洙表示,要坚决推进民众和企业都能接受的改革。 按照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普惠性基本民生建设,健全职工工资确定、合理增长、支付保障机制,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财产性收入通过 、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积极性。 健全扩大消费长效机制。

如何提高财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就今年下半年财政政策要点,政治局会议将提出加快推进的建议。 着力运用特别国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 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大力度推动装备大规模升级和大量耐用品更新换代。 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守住“三保”底线。

罗志恒在第一财经分析称,未来财政增量政策的适时出台将引起更多关注。 这可能包括增发国债、在1万亿元基础上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或者扩大对地方政府特别国债支持的范围和目标领域。 当前形势下,从资金使用规模和比例上看,更是有必要。需要采取综合政策来扩大财政支出。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广义财政支出约17.2万亿元,同比下降约2.8%。

当前财政工作的重点是,与渐进式财政政策相比,加快现有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今年以来,地方政府新发专项债券进展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 继4月底政治局会议呼吁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后,本次政治局会议专家普遍呼吁下一步加快发行新的地方专项债券。发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3630亿元,剩余6370亿元为超长期特别国债。债券。 特别国债计划在未来四个月内发行。

在货币政策方面,政治局会议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金融总体成本稳定和下降。”将其用于此目的。” 我们需要保护人民币。 汇率基本稳定在合理均衡水平上。

货币政策继续前期制定,但相比4月30日政治局会议,货币政策声明略有调整,“利率和存款要管好” “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调整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降低社会金融综合成本”调整为“ “全面‘推动社会金融成本平稳适度下降’”,并新增有关人民币汇率的新表述。

如今,货币政策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7日,央行陆续下调逆回购、LPR(贷款优惠利率)、SLF(常备借贷便利)、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 临时隔夜远期和反向回购的设立稀释了MLF政策利率。 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基准。 新的监管框架已基本形成。

据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还没有完全排除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但可能性并不大,而且有一定的降准可能性。重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冰表示,这可能表明人们更加关注汇率稳定,这可能会导致进一步降息。据说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制约因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在7月央行降息、下调LPR市场后分析如下。其次,三季度存款准备金率还有空间,支持国债大规模发行。 而且,继二季度金融“挤水”初见成效后,三季度银行可能会利用央行降息加速信贷投放。 这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动力。

光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涛表示,央行将继续用好总量和定价工具,进一步降准是有必要和可能的。预测。 今年晚些时候。 同时,美联储可能会在第三季度末开始降息,这给我们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的空间。

此外,政治局会议还强调,要继续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存量消耗与增量优化相结合,积极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进一步落实保底新政。 推动住房普惠化,加快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 要完善落实地方减债一揽子计划,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金融平台债务风险。 要统筹防范风险、加强监管、促进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白号 » 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活动确定了方向,阶段性政策及时推出。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