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好科技生活
分享实用技巧资讯

韵达快递混乱:以罚款为主的调控,新政策难落地

2023年,韵达股份有限公司(002120.SZ)持续引发舆论关注。 经历年初快递停滞、快递点负责人失踪的风波后,全年营业利润449.8亿元,比上年下降5.17%。 去年也是快递元年。 唯一一家营收下滑的上市公司。 但盈利形势良好,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25亿元,较上年增长9.58%。 扣非净利润1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07%。

投资过韵达网点的业内人士告诉网易财经,韵达主要依靠的是站点特许经营模式,韵达总部基本上采用的是基于罚金的站点管理方式。 面对消费者投诉,韵达推出了针对加盟商的罚款,且上述罚款金额也分阶段提高。 一些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限制或加大对快递员的处罚力度。 “韵达每年的罚款收入达数亿美元。”

2024年,韵达依然处于动荡之中。 义乌市一家“快递盲盒”店涉嫌违规销售、退货,目前混乱情况尚未澄清。 自今年1月新版《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生效以来,黑猫投诉平台发现,近30天针对韵达的投诉已达1158起。 大部分快递丢失、不按时送达、不送货上门、私自送达等。 不挂断。 不难想象,韵达并没有出台任何新的规定。

财报显示,韵达2024年一季度业务增速同比增长29.14%,位居“通达板块”第二位。 然而,单票收入大幅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单票收入2.20元,同比下降15.92%-。

争议之下,韵达去年净利润16.25亿元。

2023年初,韵达透露大量包裹被滞留,导致运营中断。 配送延迟、店铺关门、快递公司打电话等问题导致用户投诉众多。 当时,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投诉”,称自己使用的韵达快递发货出现问题,无法联系到客服。 有网友表示,韵达快递到店一个月后,送货延误,电话也打不通,投诉无果。 有网友表示,韵达快递近期出现了丢件、延误、送错地址等问题。

据公开报道,韵达先生于2023年1月19日在西安某投递点晕倒,导致快递延误半个多月。2月5日,武汉一家快递公司老板韵达逃跑,数千包裹散落一地。 2月5日,有网友反映,虽然与韵达快递有合同,但已经三天没有收到货了。 面对公众的困惑,2月12日晚间,韵达快递官方微博就“韵达停电”、“韵达破产”等传闻发布解释称,“已有2000多家门店已停电”。被关闭的信息。 该公司表示,正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农历新年后出现的短期劳动力短缺问题,导致部分零售商交货延迟。

所以问题并没有就此结束。 此后,整个2023年,媒体关于韵达快递因站点加盟商倒戈而“联系客户困难”、快递延误的报道不断,受影响的地区几乎覆盖了全中国。

在动荡持续的同时,韵达净利润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 财报显示,2023年,韵达实现营收449.8亿元,同比下降5.17%。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6.25亿元,同比增长9.58%。 但非净利润仅小幅增长,​​同比增长0.07%至13.9亿元。

从利润结构来看,快递服务、物资销售等三大板块收入均出现下降。 其中,占销售额96.22%的快递业务销售额为432.83亿元,比上年下降3.72%。 材料销售收入4571.84万元,占比0.1%,比上年下降29.66%。 其他收入16.54亿元中占比3.68%,同比下降31.42%。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韵达业务量虽有所增长,但营收却出现下降。 期内,韵达实现交易量188.54亿票,较上年增长7.1%。 但快递服务业务销售额446.11亿元,同比下降2.6%。 主要是单票收入减少,韵达快递单票收入从去年12月的2.75元下降至2.24元。 除了1月同比增长4.96%、2月同比增长11.11%外,韵达快递单票收入较3月下降,由2.32%下降至-17.34%。 十二月。

同时,韵达的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呈现整体下降趋势。 2023年毛利率预计较上年上升0.42个百分点至9.55%,净利率预计较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至3.67%。 此前,该公司的毛利率高达28%以上。 毛利率从2019年的53.07%暴跌至13.15%,20年后跌破10%。 净利润率也从2019年开始下降,从7.62%下降到23%,2023年下降到3.67%。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盈利能力不稳定。

从行业角度来看,近三年来韵达营收始终位居第二,但其在“通达系列”中的表现却远不如中通、圆通。 截至2023年,韵达虽然销售规模高于中通,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仅为公司的18.57%,毛利率也低于中通20.81个百分点。 2022年起,一拖的毛利率大幅提升,并超过韵达。

2021年-韵达快递2022年业务量出货量184.02亿台、176.09亿台,市场份额分别为16.99%、15.92%,稳居行业第二位。 但2023年,快递量较上年增长7.07%,达到188.54亿件,但其份额已被圆通超越,目前在三通一达中排名第三。

二级市场截至2024年4月30日披露了最新一期财务报告。 韵达收盘价为7.85元/股。 自2017年1月18日正式借壳上市以来,公司股价最高价达到60.73元/股。 相比之下,下降了87%。

韵达管理层风波:管理年罚款过亿

然而,2024年,围绕韵达快递的争议不断。 今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曝光了韵达义乌北苑办事处涉嫌违规销售、退货的“快递盲盒”乱象。 据报道,一些零售商私自使用快递服务,将本应退回给卖家的货物寄回给卖家。它以“每磅1元”的价格出售。 随后,义乌邮政局会同公安等部门连夜组织调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部门还约谈了韵达快递总部、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 p>

关于事件 对于事件的进一步发展,网易财经致电义乌市邮政局和浙江省邮政局,但均未得到回复。

在此背景下,韵达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实现盈利。 1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6.50%。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02%。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0%。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额49.42亿元。 同比+29.14%,单票收入2.20元,同比下降15.92%。

有分析人士指出,种种事件反映出韵达先生管理层的缺位。 我们得知韵达要被领养了。 枢纽转运中心、骨干网络自营与码头调度、特许经营相结合的网络运营模式。 总公司只负责快件分拣和干线运输。 收发货均由加盟店负责,总部按区域分配给加盟店。 ,加盟商再统一区域或按签约店划分,最终形成多层次的特许经营。

从产品来看,转让费和分销费约占89.83%,被韵达接手。 加盟商对“分配终端加盟商通过自己的枢纽转运中心转运、送货给客户”的服务收取费用,收费量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韵达2023年收入结构将由几项变化组成制成。 其中,转让费收入从234.02亿元下降至172.18亿元,收入占比也从49.34%大幅下降至38.28%。 发行收入较上年增长12.53%至231.88亿元,市场份额提升8.11个百分点至51.55%。 面对面订单销售销售额同比增长210.46%至28.45亿元,占比提升4.39个百分点至6.32%。

总公司掌握定价权和控制权,一级代理商有管辖权。当地经销商的分包权和罚款权。 价格竞争的加剧正在给各大快递公司的盈利带来压力,而这种压力将层层感受到基层零售商和快递公司。 随着盈利能力下降,“惩罚管理”的下行影响日益严重。

采访中,多位韵达快递服务站站长向网易财经坦言。 对罚款的热爱以及依靠罚款获取收入是韵达品牌在许多特许经营网站上的直接印记。 “除非判死刑,否则就判死刑。”有媒体报道称,送韵达快递一个月的人实际上要缴纳13万元的罚款。事实并非如此。 家住烟台蓬莱区的高先生在网上透露,他与韵达快递服务站签订了为期一个月的合同,每天工作12小时。 但上述公司被韵达罚款13万元。 他认为运输公司给他的发票上的许多美好理由都是虚假的。

去年8月,拥有10年快递经验的向南(化名)斥资50万日元签约了镇上韵达的一家底层店。 最初,该网点的收集配额为 900 张选票。 接手两个月后,评估任务数量从900票大幅增加到2975票,未完成征集任务的将每票罚款0.5元。

向南说,她曾因公司总部对一批货物称重错误而蒙受了约19万元的无法索赔的损失。 向南回忆,她曾经收到的洗衣液实际重2.2公斤,但在运营中心,有些物品重3-5公斤。 “总部规定重量差2公斤以内不能上诉,3公斤以下和3公斤以上的费用相差几乎一倍,这就是超重条款。”

向南给我的印象是,这家店很本地化。 她的名声很好,每月的罚款一般只有1-2000。 但由于上述事件,她想重新计算物品重量并退还错误的金额,并多次联系总公司说明情况,但屡屡受挫。 这一事件让客户不敢继续发送邮件,经销商也无法完成鉴定。 当月,她店的罚款金额达4万至5万元,约占其收入的六分之一,而她店的平均月收入只有30万元。 “总部用罚款来代管,我的一个经销商误收了几十万,但全国经销商那么多,韵达一年靠罚款赚几个亿。”尚楠还透露。 无力。 从店面购买到临时运营,投入超过100万元,其中包括设备预付款。 最终,韵达先生扣错了费用,拒绝退款,拖延了流程,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整个公司陷入瘫痪。

<p>专营店赵倩(化名)表示,“如果接到顾客咨询电话,就是投诉,如果有将产品寄到中心的记录,就会被罚款” 100日元,无论产品是否是原装的。” 无论商品是否到达,即使商品在中心损坏,本店也会承担费用。 如果中心没有异常报告,我们将在您抵达分行后进行补偿。 无论分公司距离中心有多远,总公司(公司)都会直接罚款,钱会通过系统扣除,如果不缴纳,系统将无法购买。

韵达网点投资人李晓(化名)也向网易财经透露,熟悉后第一次收购韵达,罚款高达10万。 该企业平均每月罚款约5万元,韵达先生投资的门店六个月亏损超过80万元,不得不及时止损。 “目前,快递行业整体效率较差,部分经销商持续亏损,主要原因是整个行业的价格竞争。此外,快递费用总体在1.25元左右,仓储成本也较高。”说,他所在地区的韵达店已经多次易主,每人每年损失200万日元。 百万。

除了加盟商与总部之间的冲突外,快递公司也会受到这种处罚。

某二线城市韵达店的快递员向网易财经透露,快递员的派送费只有8-9毛钱左右,如果寄存,邮局要付4[。 k5]5美分。 以此计算,即使每天分发4到500件物品,你也只能赚到200多元一点。 此外,快递公司还可能承担灭失仲裁、损害仲裁等罚款。 每件罚款最高可达180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韵达专营快递的罚款逐渐增加。 一些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限制或加大对快递员的处罚力度。 老实说,它是一个主光圈。 第一级,快递员并不知道总部对分公司罚款了多少。 例如,总部对分公司处以5元罚款,快递员也可能被罚款20元、50元,甚至100元。 ”

值得注意的是,2021-2023年,韵达的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分别达到16.99%、15.92%、14.28%,2022年中截至目前为3850家。全国专卖店数量为29844家(含专营店),较2021年减少半年。43家加盟商,2430家专卖店、专卖店。 到2023年,加盟商数量预计将增至4,851家,门店数量将超过93,000家。

快速扩张的特许经营体系面临着管理复杂度逐步提高的挑战。 韵达门店一名前员工透露,部分门店存在拖欠工资、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等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加盟模式需要总部对加盟商进行保护,确保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和收货顺利运营”。

“潜入配送体系“行业单票价格聚合””

长期以来,与顺丰、申通、圆通、中通、百世汇通相比,韵达快递有4个环节和1个环节,被称为“通知系统”。

目前,“通报部”的情况并不轻松。 2020-2022年通知部门业务量占比分别为63%、63%、65%。 尽管全国快递业务销售额和利润双双上涨,但“快递事业部”的盈利能力却不尽如人意,韵达和中通预计2021年净利润将增长5%。 此外,虚假签名、包裹损坏或丢失、快递员未与他们联系就发送包裹等通知负面新闻也时有发生。 包裹被留在家门口、邮局或其他存储地点的问题始终存在。 圆通还卷入了“45亿信息泄露”的传闻。

这一切都源于2019年下半年顺丰发起的价格战。 为应对商业包裹增速下滑的挑战,顺丰开始降价并推出低端特许经营业务。 丰旺快递。 次年,快递行业平均单价达到10.6元,同比下降10.2%,创七年来最大降幅。 盈利能力较差的通知系统面临全面压力。 2021年底极兔快递收购百世汇通后,行业进入短暂恢复期。 直到顺丰将丰旺快递卖给极兔,因供应链和国际业务快速下滑而选择合作。 极兔以低价策略站稳脚跟后,并未提价。 2022年-2023年上半年,极兔快车中国业务单票收入稳定在0.34美元左右,低于此前同豆系列整体价格。 以此为代价,战争再次开始。

据了解,快递行业的需求主要来自电商包裹。 据艾瑞统计,电商包裹占国内快递的80%以上。 疫情使得消费者更加依赖网购。网络渗透率的提高和直播行业的兴起加速了快递行业的增长。 电商软件来源主要分为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抖音、快手。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淘宝仍占中国零售电商市场约52%的份额,京东和拼多多分别占20%和15%。 其余市场则被抖音、快手等电商公司占据。 其中,京东有京东物流,拼多多有极兔快递,通讯部门的业务量主要依赖阿里巴巴。

交易价格和数量以获得市场份额是同豆系列的主旋律。 价格竞争中的免运费、更低的票价,都是靠前期赚取的利润支撑的。 同时,菜鸟的仓储和集货能力也得到提升。 快递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 以韵达为例,其单程票价已从2019年的2.83元降至2021年的1.97元。 通过为船公司搭建数据系统,菜鸟在技术上让快递受益,但也创造了大部分利润。 那被利用了。 随着合作关系的深入,通达县的快递业务量与同县的快递业务量紧密相连,难以挣脱。

行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也直接体现在每张快车票的价格上。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快递行业平均单价为15.69元,2020年跌至10.55元,2023年再次跌至9.15元,创出新低。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从行业量价来看,预计2023年快递行业包裹量同比增长19.4%,国内包裹均价预计下降同比增长4.5%。 – 全年。 期内,韵达单票收入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17.79%至2.24元。 申通快递单票收入同比下降17.11%至2.18元。 中通核心单票收入下降11.3%(1.6美分),其中5美分。 加大补贴力度。 圆通单票收入同比下降6.71%至2.41元。

有分析人士认为,快递价格连年下降是前述韵达快递加盟商出逃、快递员拒绝送货上门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已经成为了。 门。

应对快递新规的“潜规则”

2024年3月1日,新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送货上门双门快递服务再次受到关注。 从3月到4月,快递新规执行力度明显不够,仍有大量包裹直接留在那乔站。 与此同时,送货司机投诉不断,不少新进的车站工作人员被关押。改变潮流。 4月3日,国家邮政官员表示,未经用户同意向快递站、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目前韵达快递投诉量为10.65万条,其中包括快递丢失、超时投递、未投递、邮局亲自投递等情况。 过去30天内,已有1,158起投诉,其中大部分仍然存在上述问题。 不难想象,韵达并没有出台任何新的规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公司高管告诉网易财经,新政出台后,一些偏远地区的送货上门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不应该发生”。

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北京市通州区华业月季小区为例。 在这个号称北京通州区最大、距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区仅5公里的小区,新规施行两个月后,新快递服务实现了“门到门”服务——门到门——上门快递仍然是一句空话。 邮政、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网站直接告诉用户: “我们这里没有快递员,只有司机。他们只负责把快递从工地拉到社区快递站。” 如需具体配送,请联系快递站。

更有趣的是,当您查询相关快递的物流信息时,快递公司的联系方式会直接保留在快递员的联系方式字段中。

如今网购已成为主流购物方式,快递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邮局引入快递服务,成为消费者网购过程中最麻烦的环节。 数据显示,目前针对申通韵达等快递公司的投诉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未经用户同意,将快递投递到站点”。 上述问题也造成了诸多后续扰乱,如快递丢失、仓促损坏、隐私泄露等,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

互联网上,有网友直言不讳: “没有送货上门,也没有电话通知,这和改革开放初期,用户必须到固定邮局领取包裹没有什么区别。” 这反映了几乎所有用户的心声。

一位韵达快递员向网易财经透露,快递新政实施后,快递行业也摸索出应对新政的潜规则。 目前,不少菜鸟站主都以快递服务的名义与申通韵达等合作。 要么是快递公司相互合作,要么是快递公司直接开设内取站并签订合同。如果您在该地区,我们将通过快递送货。 不管怎样,车站自己到中转站或者自己的区域取快递,省去了快递员的麻烦,赚取快递费。 这相当于邮局取代了飞脚的职能。 虽然该地区实际上没有真正的送货员,但邮局可以直接赚取几个送货员的人工成本,同时赚取正规的邮局收款费。 “对于我们的用户来说,情况与新快递政策实施之前没有什么不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白号 » 韵达快递混乱:以罚款为主的调控,新政策难落地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