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美好科技生活
分享实用技巧资讯

消费和房地产的复苏和延续值得期待。

随着政策“组合拳”效果持续显现,近期多项数据指标显示,经济运行的积极因素在积累、亮点在增加、社会预期在改善。未来三个季度的经济形势如何?四季度经济运行有哪些亮点?政策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对此,《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文彬、郭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薇、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总监董忠云、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兼首席经济学家汪涛、AVIC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总监陈力。

受访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随着三季度宏观政策加强,国民经济将复苏,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达到4.6%以上。四季度的宏观经济复苏将在三季度延续,尤其是在消费和房地产领域。此外,四季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仍有空间。

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

或高于4.6%的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恢复态势良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据记者统计,受访首席经济学家对三季度GDP同比增速的平均预测均在4.6%以上。

陈力预计,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在5.5%左右。从宏观经济数据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回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转正,进出口降幅收窄,新增信贷超预期,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同比增长,宏观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为市场回暖创造了良好条件

“预计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仍将保持在稳定合理区间。”文彬分析,从9月的高频指标来看,当前经济复苏的积极因素在增加,预计三季度经济增速将保持稳定。宏观反周期政策持续发力,包括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活资本市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均有望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去年三季度我国GDP增速较二季度明显回升,且高于同年四季度,基数相对较高。这导致今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较二季度有所回落,但环比增速和两年同比增速将有所回升。”文彬进一步指出。

“最亮眼的数据亮点是消费。”谈及三季度经济运行的亮点,庞明表示,随着各地消费政策的有效促进和夏季消费需求的旺盛,今年服务消费市场延续了快速增长和持续繁荣的态势。预计稳增长政策和逆周期措施将继续加码,提质增效,落实落细。预计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向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有望达到4.5%左右。

邓海清认为,随着稳增长政策的加码,中国经济已从“疫后复苏”转向“政策激励”的内循环升级,从“低基数红利、弱链条”转向“政策红利、强链条”。9月高频数据较8月进一步改善。从大宗商品、建材价格、票据利率等数据来看,预计9月大部分经济金融数据将有所改善,9月PMI将明显改善。

消费、房地产或

第四季度经济运行要点

受访首席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将继续复苏。

“四季度宏观经济将继续向好。”显然,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加强将刺激经济需求,提振市场信心;另一方面,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可能比三季度有所回暖。

赵伟认为,第四季度,经济可能开始短期修复,企业利润将更快回升,居民收入将逐步改善,一些行业将开始补库存周期以支持经济。

文彬表示,预计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将保持在稳定合理的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可能回升至5.2%左右。

谈及四季度经济运行可能出现的亮点,陈力分析称,从消费看,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有所上升,化妆品、金银珠宝同比增速较7月份明显提升,释放出消费信心恢复的积极信号。后市来看,“十一黄金周”“双十一”“双十二”预计对消费有较大提振作用,四季度消费增速将加快。

邓海清认为,目前汽车消费仍然比较火爆,受中秋国庆长假的带动,预计旅游、出行和电影票房需求将大幅增长,带动服务消费继续回升。

除了消费,董忠云表示,房地产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亮点。由于房地产涉及多个行业,是宏观经济信用扩张的重要领域,房地产的恢复是当前宏观经济复苏的关键。8月底至9月初,一系列房地产增量政策出台,包括降低现有抵押贷款利率、在一线城市实施“无需认贷”、广州开始放开限购等。上述已经出台和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有望在四季度显现效果,带动房地产市场信心修复改善,房地产销售增速有望逐步回升,进而带动信贷扩张和相关消费增长。

在汪涛看来,8月以来多地出台提振房地产销售的政策,预计年内政策支持力度将继续加大。预计将有更多二线城市放松房地产政策,一线城市也可能出台边际放松政策。政府将增加对房地产开发商和保教楼项目的信贷支持,并增加政策性银行贷款和专项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投资。预计未来几个月房地产销售将逐步稳定。

庞明建议,下一阶段的政策仍然需要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继续扩大扩大消费和促进投资的政策空间。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的数据表明,在政策“组合拳”的呵护下,房地产市场从销售端恢复到回款、土地拍卖、投资和新开工等全链条活动的启动和繁荣仍需时间,相关政策仍需保持适当的力度、强度、进度、有效性和准确性。

除上述两个领域外,赵薇认为出口是四季度经济的主要亮点,在低基数和海外制造业景气改善的支撑下,外贸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第四季度货币、财政和产业政策

实力还是有空间的。

在推动经济持续复苏的过程中,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9月20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梁聪表示,将“加强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促进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

在受访首席经济学家看来,四季度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仍有发展空间。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文彬认为:一是充分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大力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第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下一阶段RRR和降息仍有空间;三是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利率稳中有降。

“货币金融工具总量仍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第四季度仍有可能通过降低RRR和降息来帮助修复经济基本面。”陈豪说。

从财政政策来看,陈力认为,四季度财政支出合理提速的趋势有望延续,加快发行专项债、地方政府债务化解方案等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董忠云预计,四季度财政政策将继续保持积极态势。除了加快专项债发行向实际投资需求转化外,税费优惠等进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重要发力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继续用好政策空间,找准方向。”庞明认为,要在支出、减税降费、专项债等多方面提高效率。,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在9月底基本下达新增专项债的前提下,力争确保10月底前用完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资金,并加强专项债项目储备和投后管理,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共同发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从产业政策来看,董忠云表示,可以预期的是,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重点新兴产业的支持政策将持续落地,带动新经济上升势头,尽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柱。

“在产业政策方面,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以数字经济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共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文彬建议道。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白号 » 消费和房地产的复苏和延续值得期待。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