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紫金财经7月7日消息从法律规定来看,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并不一定终止。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有很多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却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而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并不一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上述规定是有冲突的。从法律效力来看,《劳动合同法》属于普通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劳动合同法》的法律效力优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因此,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不一定终止,但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从责任认定的角度,要具体考察劳动者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待遇的原因。司法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以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本案中,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要具体分析。劳动者享受不到养老保险待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用人单位以外的原因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不支付经济补偿。从救济方式上,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投诉,要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责令用人单位缴纳。结合上述法律条文和相关司法案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只有在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撤销、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情况下,劳动合同的解除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不涉及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劳动者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而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二。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因用人单位原因未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综上,劳动合同解除时,如果劳动者已经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用人单位未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作者:陈嘉,北京市晔迪律师事务所助理律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
叶迪律师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小白号 » 叶迪律师说: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相关推荐
商务部:在五月假期,汽车和家用电器的销售分别同比增长4.8%和7.9%。
2024年,汽车和住宅电器部门使用的钢的增加约为400万吨(国家汽车政策,2024年)
“中国制造”恢复了关键领域的弹性和强劲增长
多个部门已经引入了家庭担保和交付的支持政策,并且代理商对厨房设备领域非常乐观,这与房地产高度相关(认为在交付负担得起的房屋时会意识到)。
外国媒体:东芝计划在日本开除多达4,000名员工(日本东芝公司简介)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服务和新趋势。二手偶像市场的规模超过1万亿元
Türkiye将最终确定对中国空调(Türkiye针对中国的政策)的抑制日落审查的决定。
最新公告! 16家公司的董事长,年薪超过1000万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